手机看新闻
前言
数字化将成为企业发展、产业转型的必选题
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的十大工作任务,其中在第一项任务“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”中第三点提到要:
“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,制定支持数字经济政策,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,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”、“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、增加就业、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”,以及“健全数据基础制度,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”。
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心和信心之大。
近几年,地方政府平台围绕国家政策文件,做了快速的响应,比如济南市相继出台《济南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办法》《济南市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工作细则》《济南市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管理办法》等政策文件,逐步建立数据管理制度规范,为数据资源的有序供给和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青岛市出台《关于加快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》,力争到2025年培育年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的数字经济龙头企业12家,建成3个千亿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。
同时,我们也能看到省市区级企业不断响应政府号召,加快数字布局。近几年诸多企业工作报告已将“数字化”提上重要日程。
作为必答题,我们要想通过“大考”,就必须学会“解题”,那么“数字化”到底应该如何做?作为一直服务于不动产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参与者,笔者从微观层面和大家交流探讨企业数字化建设之道。
谈数字化色变
数字化有哪些误区?
很多人或者企业吃过“数字化”的苦,花了很多的资金和精力,但是一直“久久无功”,甚至谈“数字化”色变。作为参与企业数字化建设10多年的老兵,笔者也目睹了数字化建设在不同企业间参差不齐的落地效果:
很多企业得到了数字化建设的“红利”,给企业风险管控、目标管控、业务提效方面提供了很大的支撑和赋能,但也有部分企业确实受到了“数字化”的“荼毒”,在“数字化”的落地上一直不顺,企业内部在“数字化”的推进上也一直“疑云密布”。
相同的“数字化“产品为什么结局差异如此之大?笔者认为以下三个观点在企业中存在不同的认知误区:
1
“数字化是一工程”
这句话在笔者参加的众多数字化建设启动会上经常听到。其本意并不是说数字化建设就是一说了算,而是要从“一把手”身体力行。纵观数字化建设优秀的企业,其高管有三件事是需要持之以恒践行的:
⫸ 会经常关注系统数据,而不是线下统计数据;
⫸ 会主动提“数字化”的要求,比如我要管什么,或者我要看什么,会不断反馈“数字化”的管理需求;
⫸ 会不断在内部提要求,强调“数字化”的应用场景和要求。
这种方式会影响整个企业数字化建设的“生态环境”,形成自上而下的意识同频、思想同频,上下同欲者胜。
2
“数字化是助力效率提升的”
事实上,这句话本身毫无问题,但是有时这句话容易被“妖魔化”。
大家“冷漠”数字化建设的原因之一就是工作量的增加,比如明明口头就能汇报清楚的事情,却要按照格式整理成系统语言;比如明明可以一周后再整理或者以后再按需考虑的事情,却要在系统中及时录入;再比如原来可以很简单的描述,用系统规范之后发现增加了很多“必填”,大家的一致感觉就是工作量增加了。
“数字化”的上马意味着大家要改变过去熟悉的工作方式,虽然感觉被“束缚”,但实际上绝大部分数字化系统的复杂规则更多是为了承载“风险规避,规范业务,统一语言”的要求。当然,“人性化”的系统设计是需要进化的方向,数字化体系建设也是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。
3
“数字化不是一蹴而就的”
部分企业上线数字化系统后便希望管理水平能够立马上台阶,拉齐和标杆企业的能力段位,但常言道“一口吃不成个胖子”,数字化建设成功的背后有很多影响因素,比如当前企业的资源配置、企业的发展阶段、公司的制度建设等,成功的“数字化”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和发展现状来整体规划布局。
成功的数字化项目展现出的数字化能力也是不断迭代的,从1.0到2.0再到3.0……分节奏、分阶段做每个版本的落地,确保有的放矢,扎实推进,根据自身的轻重缓急和资源保障,逐步实现“数字化”和业务和集团的战略有效融合。
因为数字化建设的范畴太多,今天我们围绕现在国企平台公司关注度比较高的“资产”管理领域,具象化谈一谈资产管理的数字化应该怎么做?
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规划
应该包含什么?
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规划要做好,首先要想清楚资产管理的对象是谁?笔者认为主要有四层:
⫸ 一是上级主管部门,比如国资委、财政局。作为政府部门,其不会管的太细,主要关注核心家底、布局、收益、安全;
⫸ 二是集团内部,要满足集团领导诉求,同上级主管的诉求类似,着重于监管;
⫸ 三是主管部门,更多是要解决资产管理的标准怎么落地、风险怎么管控、收益怎么跟踪的问题;
⫸ 最后是运营部门,更多是关注业务全提效的问题。
所以整体的思路应该要分三层,满足监管要求、标准化建设要求、运营提效要求。
以上蓝图是围绕“监管营”逻辑形成了资产管理数字化的范围,资产管理体系刚起步的企业可参考此模式。
在此基础上,伴随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,资管数字化应逐步围绕四资联动“资源-资产-资金-资本”构建大资产闭环体系,比如要构建资产“收益平衡”模型、“资产”模型、“大资管”模型等,本文不再赘述。
资产管理的数字化价值
如何量化?
前面我们提到了规划,那么到底什么样的“数字化”才是成功的“数字化”?因为环境不同、管理诉求不同、员工基础不同,数字化实践效果也有差异,所以“成功”的定义不能一以概之。这里我们依照“从众效应”的原则,从大部分企业的实践总结出资产管理数字工程的量化指标,有四点是基础。
1
资产家底可知
通过资产一本账、资产一幅图来满足国资监管的要求,我们从资产分类标准、资产档案标准、资产可视化三个层面实现效果。
结合企业做好资产分类
结合分类做好档案标准
结合盘点结果做好可视兑现
2
经营过程可控
围绕经营全,实现从客户到交易到财务的闭环,形成交易全过程履历,确保业务可留痕、风险可规避、审计可追溯。
合同签约全一本账
财务收款全一本账
3
决策数据可知
围绕资产和经营全,实现管理和经营数据的可视化洞察,向上汇报国资,向内汇报集团,向下实现统计。
4
好用的工具
是否真正从一线的视角围绕效率、风险做好支撑,在到期预警、提醒等给予一线提供帮助,当然这里不是说上了系统一定会更省事,因为这个要在确保安全、合规、可控的前提下。
评估数字化的落地成功可从三个视角出发:是否可以满足国资监管的需要;是否满足集团业务发展的需要;是否满足一线业务成功的需要。当然伴随企业发展业务和企业特色化管理,也会延伸出一些个性化的场景。
以上更多是围绕布局资产数字化起步阶段探讨资管数字能力的打造,后续我们也将持续围绕投资决策、风控合规、建设管理、园区服务等领域和大家一起探讨数字化实践。同时我们也将同步跟踪优秀企业内部在数字化管理上的创新实践,欢迎大家就更好地进行数字化建设给予建议。
免责声明:本文系注册用户(作者)在房产圈发布,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。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房天下立场,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进行投诉。对作者发布之内容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还可以输入200字
为山东本土房企搭建地产圈,实时发布山东十六地市房地产情况,为房企发展增速提效
19000元/平方米
38000元/平方米
8000元/平方米
25000元/平方米
10000元/平方米
32000元/平方米
价格待定
b | d | ||||||||
c | q | t | |||||||
f | j | s | w | ||||||
g | n | ||||||||
x | |||||||||
h | z |